農村改廁標準
- 2021-06-17-
農村改廁標準:
1.農村改廁的目的和意義。農村改廁的建設可以及時處理糞便,殺死或減少糞便中的寄生蟲卵和病原微生物,不僅是預防腸道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的主要措施,而且可以增加肥料來源,提高肥料利用率,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。它是小康生活不可缺少的衛生設施,是文明的象征,是保障農民身心健康和小康生活不可缺少的衛生設施。
2.農村改廁的類型。農村改廁主要包括三化糞池廁所、三重沼氣池廁所、雙甕漏斗廁所、糞肥多樣性生態廁所、水沖式廁所等。目前,廣泛使用三重沼氣池廁所。三重沼氣池廁所由廁所室、蹲廁、畜圈、進糞口、發酵室和水壓室組成。衛生廁所與豬圈、沼氣發酵池一起建造,豬糞和人糞都流入沼氣發酵池,既達到了糞便無害化處理的目的,又可用于做飯和照明。發酵后的沼氣池液用作肥料,處理后的池渣可用于養魚和種植蘑菇。
3.農村改廁質量標準。農村改廁建筑應結構合理,與圍護結構分開,有墻有頂,農村改廁建筑面積不小于1.2m2,農村改廁應設有農村改廁門和農村改廁窗。廁所門的標準寬度為70厘米,高度不低于1.7米;農村改廁窗戶的標準是50 cm寬,80 cm高。蹲式馬桶或滑槽式馬桶安裝在馬桶內。農村改廁墻面刷成白色,墻裙貼1米高瓷磚,地面貼地磚,廁所門上貼無害衛生廁所標志。
上一條: 農村改廁化糞池的原理和技術要求
下一條: 甕式化糞池的工作原理